有美朝为贵,幽寻地自偏。
践临伊水汭,想望灞池边。
是遇皆新赏,兹游若旧年。
藤萝隐路接,杨柳御沟联。
道惬神情王,机忘俗理捐。
遂初诚已重,兼济实为贤。
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
顾惭经拾紫,多谢赋思玄。
未躧中林步,空承丽藻传。
阳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注释:

1.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我敬奉酬宴,偶然游览龙门北溪。忽然想起在骊山的别业,因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弟弟王淑,并且献给各位大官。

2.有美朝为贵,幽寻地自偏:有美景的地方,早晨是高贵的地方,幽深偏僻的山野,自己就感到特别清静。

3.践临伊水汭,想望灞池边:踩着伊水的岸边,眺望着灞水之滨。

4.是遇皆新赏,兹游若旧年:这些遭遇都是新的欣赏,这次游玩就像旧年一样。

5.藤萝隐路接,杨柳御沟连:藤萝树荫遮住了小道,杨柳垂柳连着御河。

6.道惬神情王,机忘俗理捐:心境愉快与天地精神相通,世俗的纷忧被抛到九霄云外。

7.遂初诚已重,兼济实为贤:能够始终如一的人才是真正的贤人。

8.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足迹依恋东山,心思牵挂朝廷。

9.顾惭经拾紫,多谢赋思玄:只是惭愧曾经拾取皇家色彩,谢罪于对皇帝的思念。

10.未躧中林步,空承丽藻传:没有机会踏入中林漫步,只能空受皇上的赏赐。

11.阳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春天的阳光已经稀少,寂静的夜晚也徒然地让人感到空虚。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二月,当时诗人正任秘书省校书郎。这首诗是诗人应韦处厚之邀而作的。诗人在赴洛阳时经过龙门县,偶遇友人,故作此诗赠答。

全诗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奉酬”开始,诗人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朋友来访非常荣幸,随即转入对朋友的慰问,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第二段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感慨,他回忆起在骊山别业的美好时光,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生活的指南。

第三段诗人再次表达自己的感情,认为自己能与大家共事是一种幸运,并表示了自己对大家的感激之情。

第四段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认为自己的前途光明,但同时也表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