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
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
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注释】
雕舆:装饰华丽、雕刻精美的车子。
藻卫:指侍卫人员。
仙洞灵溪:神仙的洞穴,清冽的溪水。访九丹:求得九色之丹。
隐暧源花:隐约地看见花。迷近路:迷失了近道。
参差岭竹:参差不齐的山岭上的竹子。扫危坛:扫除危险的地方(比喻险峻的山峰)。
重崖:高峻的山崖。对耸霞文驳:对峙着的山崖上,有如彩霞般绚丽多彩。
瀑水:瀑布。交飞雨气寒:交织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雨滴。
天洛:洛阳,唐都城。宸襟:皇帝的衣襟,指皇上的车驾。有馀兴:兴致勃勃,游兴未尽。裴回周矖:徘徊不前,逗留不走。
【赏析】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这是一首应制诗,作者王维。这首诗是奉诏作的,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应符合当时朝廷的要求。
首联写侍宴时的盛况。“雕舆”,即雕饰华丽的车子。“藻卫”,指侍卫人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众多的官员簇拥着车马和侍卫,浩浩荡荡,如同天上降下的仙人,来到这个仙境一样。
颔联写诗人在仙洞灵溪边寻找那神奇的九色之丹,但结果却迷失了近路。这里的“仙洞”指的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九丹”则是指道教中的九色之丹。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仙洞灵溪边的神奇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神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写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看到的景色。“重崖”指的是高峻连绵的山崖,“参差”则形容山间的树木参差不齐,参差不齐的山岭上的竹子扫除危险的地方(比喻险峻的山峰),交错纵横的瀑布水气凝结成雨,使气温更加寒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山崖、树木、竹子和瀑布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所见到的壮丽景色。
尾联写诗人在洛阳停留时的情景。“重崖对耸霞文驳”指的是对峙着的山崖上,有如彩霞般绚丽多彩;“瀑水交飞雨气寒”则描述了交织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雨滴的情景。这两句诗以山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这一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