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闲。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寻僧二首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闲。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诗中的“方丈”和“花竹”描绘了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与安宁的向往。通过“方丈”一词的使用,传达出修行者居住的寺庙空间,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而“花竹”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第二句“已将心印出人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这里的“心印”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印记或象征,表明了诗人通过修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出人闲”则意味着不仅自己心境平和,也影响了他人,使周遭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第三句“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则转入对人生旅途的探讨。这里通过对比“长安道”(古代都城长安的路)和“宝山”,强调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迷失方向,难以找到真正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归宿。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关切,以及对精神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整体上呈现了一种禅意与诗意的结合,通过对自然和修行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