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出自《咏怀古迹五首》。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东晋王家在此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东晋时期王氏家族在琅琊(今山东临沂)一带生活的怀念。琅琊是东晋王氏家族的发源地,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是琅琊王氏的杰出代表。这句诗通过对琅琊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故土的怀念。
南朝树色隔窗低:这句话描绘了南朝时期的景色,通过“树色”二字,暗示了当时的自然环境,而“隔窗低”则传达了时间变迁带来的变化感。这里的“窗”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指其他与诗作相关的场景,但无论如何,这句诗都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碑沈字灭昔人远: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遗迹的感慨。其中,“碑沈”指的是被水侵蚀的石碑,“字灭”则是指文字因年代久远而被遗忘或消失。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保护的担忧,以及对古人事迹的缅怀。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谷鸟犹向寒花啼:这句话以自然景物作为比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其中,“谷鸟”指的是生活在山谷中的鸟类,它们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之声。而“寒花”则代表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短暂。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译文:
东晋王姓人家在溪边,南朝时树影斜映窗前低。
石碑沉入水中字已失,山谷中鸟还向着寒花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借古讽今之作,通过对东晋王氏家族在琅琊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故土的怀念。同时,诗句中的自然景物也承载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