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屋,入一屋,来来去去教他哭。来去只为贪瞋痴,于今悟罢须知足。
知足常须达本源,去却昔时恶知识。恶知识,将伊作,手力法施无前后,共护无生国。
【注释】
杂句:杂乱的句子。
屋:佛语,指心。
贪瞋痴:佛教称人的三种烦恼。
达本源:觉悟真理。
恶知识:错误的思想、学说和见解。
【赏析】
这是一首禅宗诗。这首诗是说,出一屋子,进一屋子,来来去去教他哭。来去只为贪瞋痴,现在悟罢须知足。知足常须达本源,去却昔时恶知识。恶知识,将伊作手力法施无前后,共护无生国。
这首诗的大意是,人来到世上,要经历许多事情。这些事都与自己的心有关。在世间,人们为了追求名与利而忙碌奔波。但最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找到快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这首诗也反映了禅宗思想的特点。禅宗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自我超越。通过修行,人们可以摆脱世俗的欲望和困扰,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这种境界被称为“达本源”。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阐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和思考。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