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
水木秋光净,丝桐雅奏迟。
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
【注释】
奉陪:陪伴。李大夫:李邕字文通。龙沙:即龙朔,唐代地名。
九日会:指重阳的集会。《九日登高》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骑:形容仪仗、侍卫众多。驻:停住。旌旗:指仪仗。
水木:泛指花草树木。秋光净:秋色明净。
丝桐:琴。雅奏:高雅的乐曲。迟:缓慢。
烟芜:烟雾笼罩着的荒草。暝色:傍晚时分的景色。敛:收拢。
霜菊:寒霜中的菊花。发:开放(“姿”同“态”)。全胜:胜过。落帽时: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长啸倚危樯,旷然小宇宙。冥然遗世间,何事都忘却!竟夕多沉默,不知东方之既白。”“落帽”二句是说陶潜醉酒后,不觉天已大亮。
【赏析】
这是一首和李邕宴游龙沙的诗。诗人在重阳佳节,和李邕一起在龙朔举行盛大宴会,席上演奏了高雅的琴声,并观赏到了晚霞中开放的菊花。诗人陶醉于这美好的时光之中,不禁想起好友陶潜,感叹今日的欢愉远胜于陶公醉酒落帽之时。
第一句写重阳节的聚会,点出时间、地点及参加者;第二句写众宾云集的场面,表现了李邕的地位显赫、宾客众多;第三、四句写宴会上的音乐演奏,描绘了音乐演奏的情调和气氛;第五句写宴会上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了宴会的热烈气氛;第六、七句写宴会结束的时间,以及诗人对这次宴会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宴会这一题材,表现了作者对李邕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同欢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