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辂导灵辒,千夫象缭垣。
行宫移晓漏,彩杖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
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注释: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奉和,即在别人的诗后面作答。郑宾客,可能是郑某的尊称。相公,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摄官,代理官职。丰陵,是东汉皇帝陵墓的称谓。扈从,即随从护卫。
五辂导灵辒:五辂,古代帝王所乘之五种不同的马车。灵辒,可能是指灵车或其他重要车辆。
千夫象缭垣:千夫,可能是指一千名士兵或工匠。象,这里可能是指用象牙雕刻的装饰品或者象征性的符号。缭垣,环绕的围墙。
行宫移晓漏:移动的宫殿,即行宫。晓漏,古代计时的一种工具,即报时用的铜壶滴漏。
彩杖下秋原:彩色的权杖,指天子的仪仗之一。秋原,秋天的原野。
莫究希夷理:没有深入探究道家的玄妙之理。希夷,指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空怀涣汗恩:心中充满感激之情,但这种感情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涣汗,泛指广泛的恩惠、感动。
颐神方蹈道:保养精神,遵循道义。
传圣乃尊尊:传播圣人的教诲,以尊重的方式对待。
共祝如山寿:一同祝愿像山一样长久的生命。
俄惊凭几言:突然之间听到有人的话语。
遐荒七月会:遥远荒凉的地方在七月份有聚会。遐荒,遥远的荒凉之地。
肸蚃百灵奔:各种神灵纷纷逃散。肸蚃,形容神灵活动的样子。
豹尾从风直:用豹尾装饰的旗帜迎风飘扬。豹尾,可能是指带有豹形图案的旗帜。
鸾旗映日翻:鸾旗在阳光下飘扬。鸾旗,古代贵族的旌旗,通常用鸾鸟图案装饰。
涂刍联法从:涂上泥草,跟随军队的步伐前进。涂,指涂抹;刍,指泥土;联法从,表示随军行进。
营骑肃旌门:营中的士兵骑着马,肃然起敬地守护着营门。营骑,指军营中的骑兵或步兵;旌门,古代用于指挥的旗帜门楼。
杳霭虞泉夕:傍晚时分,云雾弥漫。杳霭,朦胧模糊;虞泉,指传说中的虞舜之水,这里可能用来比喻傍晚时的景色。
凄清楚挽喧:凄凉的声音清晰地传来,与嘈杂的声音形成对比。清,清晰;挽,拉;喧,喧闹。
不堪程尽处:难以承受旅途结束的终点。
呜咽望文园:因悲伤而哭泣,遥望着文园的方向。文园,可能是某个文人墨客的园林或别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壮丽的景象以及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于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五辂、千夫、行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严与壮观;通过彩杖、行宫、晓漏等元素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与行程的紧迫感;通过豹尾、鸾旗、涂刍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皇家仪仗的威武与庄重;通过祈愿长寿、感叹时光飞逝等元素,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