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一阳新,西垣宿近臣。
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
白雪飞成曲,黄钟律应均。
层霄翔迅羽,广陌驻归轮。
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
辍才时所重,分命秩皆真。
左掖期连茹,南宫愧积薪。
九年叨此地,回首倍相亲。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令节一阳新,西垣宿近臣。
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
白雪飞成曲,黄钟律应均。
层霄翔迅羽,广陌驻归轮。
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
辍才时所重,分命秩皆真。
左掖期连茹,南宫愧积薪。
九年叨此地,回首倍相亲。
注释:
酬:答谢、感谢
舍人:官名
阁老:指宰相
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一年之中最长的一天。
宿:留宿
近臣:接近皇帝的大臣。
晓光:早晨的光芒
凤沼:指宫廷或官府
残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白雪: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黄钟:古乐器名。
层霄:高空。
迅羽:迅速飞翔的鸟。
广陌:宽广的道路。
清切:清雅、清新。
趋:快走。
辍才:停止才能的发挥。
时所重:当时认为重要的事。
分命秩:分配官职和地位。
左掖:东宫之门
期:期望、希望
连茹:连续不断。
南宫:皇宫南面的大门。
九年:指九年的时间。
叨:受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在冬至日对同僚的一首酬答诗。诗歌通过描绘冬至这一天的景象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职务安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令节一阳新”便点明了时间,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象征着新的开始。接着,诗人以“西垣宿近臣”来表达自己作为朝廷重臣的身份,以及在朝中的地位。这里,“西垣”指的是皇宫的西边围墙,而“宿近臣”则表明了诗人日夜为国担忧、为国家付出辛劳的形象。
次句“晓光连凤沼,残漏近鸡人”,则展现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诗人以“凤沼”象征朝廷,而“残漏”则是指古代用于报时的漏壶已经快要用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白雪飞成曲,黄钟律应均”二句,诗人以“白雪飞成曲”来形容歌声如白雪般纯洁悠扬,而“黄钟律应均”则意味着音乐声调和谐统一。这两句诗既描绘了音乐之美,也寓意着国家的和谐与统一。
“层霄翔迅羽,广陌驻归轮”二句进一步描述了国家大政的繁忙景象。在这里,“层霄”指天空的高远,而“迅羽”则是指迅速飞翔的鸟儿。“广陌”指道路的宽广,而“归轮”则是指车轮的旋转。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国家大政的繁忙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心。
接下来的“清切晨趋贵,恩华夜直频”二句,则分别描绘了朝堂的尊贵和夜晚的值班。在这里,“清切”指清晨的朝拜非常庄重,而“恩华”则是指夜晚值班时皇帝给予的特殊恩惠和关怀。这些诗句既体现了官员们的职责所在,也表现了他们在朝堂上的尊贵地位。
“辍才时所重,分命秩皆真”二句,则是对自身才华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时所重”指的是当时朝廷看重的事情,而“分命秩皆真”则是指自己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大政的描述,也有对自己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