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星落庆霄,薤露逐晨飙。
宫仗黄麾出,仙游紫府遥。
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
今夜西园月,重轮更寂寥。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代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他历任太常博士、左补阙、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并曾担任过太常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他的文学成就在《全唐诗》中有十卷作品传世。
诗句注释与译文:
- 前星落庆霄:指日落,太阳西下。庆霄是天空的意思,这里比喻皇宫。
- 薤露逐晨飙:薤露是古时一种祭奠的礼仪用酒,晨飙指清晨的风。这里暗示皇太子去世的时间是在早晨。
- 宫仗黄麾出:宫仗指宫廷仪仗队,黄麾是皇帝出行时的旗帜,这里表示皇太子的葬礼仪式正式举行。
- 仙游紫府遥:仙游指成仙而去,紫府为道教中的神仙居所,遥远。形容皇太子的离世让人感到遥远和神秘。
- 空嗟凤吹去: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凤吹去表示对皇太子去世的哀悼。
- 无复鸡鸣朝:鸡鸣代表清晨,不再有鸡鸣,意味着一天的开始被打断。
- 今夜西园月,重轮更寂寥:今夜是指夜晚的月光照亮了西园,重轮指月亮,寂寥意为寂寞。表达了诗人对皇太子去世后夜晚月光更加显得孤独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对皇族成员去世的哀悼方式,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传达出深深的哀痛和不舍。首句“前星落庆霄”,以天文现象比喻皇太子的去世,象征着皇权的结束和国家的悲痛。次句“薤露逐晨飙”则通过古代的礼仪酒宴引出哀悼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第三句“宫仗黄麾出”展示了皇家葬礼的隆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威严。最后两句“空嗟凤吹去”和“无复鸡鸣朝”则直接表达了对皇太子去世的悲痛,以及对这一改变国家政治方向事件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重大变故的反应和情感态度。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不仅是一首悼念皇族成员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唐朝文化和情感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些经典诗词的赏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