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全诗如下: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注释:1. 日出东方隈: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1. 历天又入海:太阳升上天空后又落向大海。
  2. 六龙所舍:传说中太阳有六条龙拉着车运行。
  3. 安:哪里。
  4. 草不谢荣于春风:花草不会因为春风而凋谢。
  5. 木不怨落于秋天:树木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
  6.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7. 羲和:古代神话中掌管日月的神。
  8. 汩没:埋没。
  9. 鲁阳:传说中的一个人物。
  10.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11. 囊括大块:包罗万象的意思。
  12. 浩然:形容气势浩大。
  13. 溟涬:同“溟涳”,指广阔的水面或宇宙。

赏析:这首诗以日出、日落为引子,描述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落入大海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规律的赞叹。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草木和树木的生长和变化,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最后,通过对太阳神羲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充满了哲学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