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诗的逐句释义:
-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 “万里” 表示距离遥远,”春” 代表春天,”尽” 意味着结束。这句话描绘了友人南归后,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
- “三江” 指的是长江的三条主要支流,而”雁” 通常与候鸟有关,这里暗示着随着春尽时节的到来,迁徙的鸿雁也逐渐稀少。
-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 “连天” 形容汉水广阔无边,横亘天际。
- “孤客” 描述的是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其他人物,他/她独自回到了故乡。
- “郢城” 是古代楚国的首都,诗人可能以郢城为背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感慨。
-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 “郧国” 指的是现在的湖北地区,”稻苗秀” 意味着当地的稻谷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 “楚人” 指的是楚国的人们,”菰米” 是一种谷物,这里的”肥”字形容其生长得非常好。
-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 “悬知” 表示诗人心中有所预料,知道友人一定在门口望着。
- “老莱衣” 是古代传说中仙人的一种装束,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归来时穿着的衣物。
注释和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农作物,以及友人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南归的祝福和依依不舍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