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衒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元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黄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衒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注释:
- 松之生也: 松树生长的地方。
- 于岩之侧: 在岩石的旁边。
- 流俗不顾: 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注视。
- 匠人未识: 被技艺者所忽略或不认识。
- 无地势: 没有依靠地形的特点来炫耀自己。
- 天机: 自然的天赋和天意。
- 贞枝肃矗: 坚定不动摇的枝条。
- 直干芊眠: 笔直的树干显得柔弱。
- 倚层峦: 靠近山峦。
- 捎云蔽景: 云雾遮挡了景色。
- 蓄雾藏烟: 聚集雾气和烟雾。
- 穹石盘薄: 巨大的岩石厚重而坚固。
- 几载: 几年。
- 古藤: 古老的藤蔓。
- 联缘: 相连成串。
- 抱节: 抱住树木的主干。
- 凉风至: 凉爽的风吹拂。
- 林野惨栗: 森林中的气氛凄凉。
- 山原愁悴: 山丘原野上一片忧愁。
- 彼众尽于元黄: 其它植物都在秋天凋谢。
- 斯独茂于苍翠: 只有这棵松树独自繁茂。
- 落落高劲: 姿态高傲且强劲。
- 亭亭孤绝: 挺拔孤独。
- 质: 质地,树的本体。
- 叶不易叶而改柯: 树的叶子不会改变它的树枝。
- 黄为心: 黄色是树的心。
- 甘冒霜而停雪: 即使面对严寒也能安然度过。
- 一千年而作盖: 经过一千年仍然屹立不倒。
- 流形入梦: 形态如梦境般美丽。
- 十八载而为公: 经历了十八个年头才长成大树。
- 不学春开之桃李: 不像春天开放的桃李一样过早开放。
- 秋落之梧桐: 秋天落下的梧桐。
译文:
松树生长在岩石旁,不受世俗眼光的注视,工匠们未曾注意到它。它没有利用地形来展示自己,但却拥有上天赋予的天赋色彩。只看到它那坚定不移的枝条,笔直的树干显得柔弱。它靠近山峦,云雾遮挡了景色。它聚集雾气和烟雾,巨石稳重而坚固。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相连而成串,紧紧抱住树干。凉爽的风吹过,森林中的气氛凄凉,山丘的原野一片忧愁。其他植物都在秋天凋谢,只有这棵松树独自繁茂,姿态高傲且强劲。它挺拔孤独。它的质地不会改变它的树枝,黄色是树的心。它能够忍受严寒,即使是面对严寒也能安然度过。即使经历了一千年仍然屹立不倒。它的形态如梦境般美丽,经历了十八个年头才长成大树。它并不像春天开放的桃李那样过早地开花。它不像秋天掉落的梧桐那样早早地枯萎。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赏析:
《寒松赋》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独特品格的赞美之情。诗中“负栋梁兮时不知”一句,既表现了松树默默无闻的特质,也暗示了松树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坚持自我、不畏困难的崇高品质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