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登高可以赋者,唯采莲而已矣。况洞庭兮紫波,复潇湘兮绿水。或暑雨兮朝霁,乍凉飙兮暮起。黛叶青跗,烟周五湖。红葩绛花,电烁千里。尤见重于幽客,信作谣于君子。尔其珍族广茂,淑类博传。藻河渭之空曲,被沮漳之沦涟。烛澄湾而烂烂,亘修涨之田田。岂直水区泽国,江漘海壖。
是以吴娃越艳,郑婉秦妍。感灵翘于上朔,悦瑞色于中年。锦帆映浦,罗衣塞川。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绮船。问子何去,幽潭采莲。已矣哉!诚不知其所以然。赏由物召,兴以情迁。故其游泳一致,悲欣万绪。
至于金室丽妃,璇宫佚女。伤凤台之寂寞,厌鸾扄之闲处。侍饮南津,陪欢北渚。见矶岸之纡直,觌旌旄之低举。上苑神池,芳林御陂。楼阴架沚,殿彩乘漪。张拜洛之容卫,备横汾之羽仪。箫鼓发兮龙文动,鳞羽喧兮鷁首移。咸靘妆而丽服,各分骛而并驰。苹萦桨碍,荇触船危。视云霞之沃荡,望林泉之蔽亏。洪川泱泱兮菡积,绿水湛湛兮芙蕖。披惜时岁兮易晚,伤君王兮未知。折绀房与湘菂,揽红葩及碧枝。回绡裙兮窃独叹,步罗袜兮私自奇。莫不惊香悼色,畏别伤离。
【诗句】
采莲赋
非登高可以赋者,唯采莲而已矣。况洞庭兮紫波,复潇湘兮绿水。或暑雨兮朝霁,乍凉飙兮暮起。黛叶青跗,烟周五湖。红葩绛花,电烁千里。尤见重于幽客,信作谣于君子。尔其珍族广茂,淑类博传。藻河渭之空曲,被沮漳之沦涟。烛澄湾而烂烂,亘修涨之田田。岂直水区泽国,江漘海壖。
【译文】
不是登高可以写诗的人,只有采莲而已。何况是洞庭湖啊,那紫色的波澜;还有潇湘的水啊,绿色的水面。有时在暑天的早晨下雨,有时傍晚凉爽的风又刮起来。湖边有青翠的荷叶和红色的荷花,在远处闪烁着光辉。尤其受到隐居者的喜欢,也给君子们留下了歌谣。你家族的族人广泛而茂盛,你的品德像大舜一样传播。就像河流、渭水那样曲折,被沮洳河、漳河所环绕。在清澈的河水中映出一片光亮,绵延不断的涨潮让田地变得平坦。这不仅仅是水域之地,也是江河大海的边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诗人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将采莲人的生活场景、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紧扣“采莲”这一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采莲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体验。
首部分“非登高可以赋者,唯采莲而已矣。”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他认为并不是登上高处才能写诗,采莲才是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创作源泉。这一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中间部分“况洞庭兮紫波,复潇湘兮绿水。”通过对洞庭湖和潇湘水的描写,进一步衬托了采莲的美丽与迷人。洞庭湖的紫色波涛和潇湘水的绿色水面,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人物的情感世界。“或暑雨兮朝霁,乍凉飙兮暮起。”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对采莲活动的影响。时而晴朗,时而凉爽的微风,为采莲人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这种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了采莲的活动,也间接地影响了采莲人的情感波动。
最后部分“锦帆映浦,罗衣塞川。”则是对采莲人形象的描绘。他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乘着装饰精美的船只,在湖面上自由地划动着船只。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采莲人的优雅与从容,也传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采莲赋”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采莲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