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璟,原名刘璟,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402
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
刘基子。
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
谷王就封,擢左长史。
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
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
福王时谥刚节。
博学知兵,尤深禅学。
有《易斋集》、《无隐集》。
生卒年:?-1402
仲璟,原名刘璟,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402
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
刘基子。
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
谷王就封,擢左长史。
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
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
福王时谥刚节。
博学知兵,尤深禅学。
有《易斋集》、《无隐集》。
生卒年:?-1402
注释:东山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 草堂不与浣花同,是指东山草堂和浣花溪草堂不同,浣花溪草堂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聚集的地方,而东山草堂则是王勃的故居。 移上东山出鲁峰,是指王勃被贬到东山,并从浣花溪草堂迁居至东山草堂。 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 招隐短章吟白雪,是指在东山草堂中,王勃创作了《招隐士》这篇短章,以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读书长日对青松,是指在东山草堂中
晓发郑梁河闸出江得顺风纪行 西山挂月潮水生,风顺扁舟溯浪轻。 黄家洋上过天阙,焦山口北望中𤃩。 地涌岩㠂镇溟渤,天生形势壮神京。 晚凉泊掉龙潭渚,更喜沧江似掌平。 注释: 晓发:清晨出发。郑梁河闸:地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江:长江。得顺风:得到顺风。纪行:记录行程。 释义:清晨从郑梁河闸出发,乘着顺风的船在长江上行进,经过天阙(天门山),远眺中𤃩山。 地涌岩㠂镇溟渤: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地涌
注释: - 一叶轻舟落照中,开篷纵目竟长空。: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一叶小舟轻轻荡漾在湖面之上,打开帆布,放眼远望,只见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 - 连塍禾黍横云绿,夹岸荷花照水红。:稻田和庄稼田连绵不断,绿色的波浪在天空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岸边的荷花在水面上盛开,红色的花朵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新雁带秋来远浦,老龙拖雨过前峰。
注释 1. 次桂先生韵且酬之:这句表明诗人在创作一首诗来表达对次桂先生的敬意和回应。"次桂先生"可能是次桂的字或别号,而"韵且酬之"则暗示了诗歌是作为回应次桂先生的诗歌创作。 2. 承恩重喜到京华:表达了诗人因为得到皇上的青睐而感到荣幸的心情。 3. 无复边城满帽沙:意味着诗人已经远离了边疆,不再生活在满是沙漠的环境中。 4. 凤阙退朝怀旧友:凤凰阁(凤阙)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目为“子陵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名士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不有飞龙白水乡,先生何处得徜徉。 注释1:飞龙,比喻才华出众的人;白水乡,指代一个清幽的地方,可能是指黄州(今属湖北省)的白水镇。 译文:如果没有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我如何能够在这里逍遥自在?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黄庭坚的敬仰之情,黄庭坚以其卓越的才学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诗句释义】 卓荦高情世共闻,还丹独就有仙君。 归来辽海栖华表,飞过箫台拂彩云。 远俗只宜寻凤友,可人应自出鸡群。 有时刷羽高松顶,不把空拳解世纷。 【注释】 卓荦:超群,突出。 还丹:指长生不老之药。 辽海:指辽东地区。 华表:汉白玉做的柱子,刻有凤凰等图案,是古代帝王陵墓的标志。 箫台:指吹箫的地方。 凤友:比喻志同道合的人。 鸡群:指平凡的人。 刷羽:洗羽毛。 高松:高的松树。 【译文】
孤鹤 其一 一声清唳九天闻,羽族丛中少似君。 赤壁夜来惊醉客,缑山朝下伴闲云。 高飞懒逐乘轩侣,遐引慵随啄腐群。 只影蹁跹天宇阔,俯观人世正纷纷。 注释: 孤鹤:即“白鹤”,一种鸟类,常在天空翱翔,姿态优美。 一声清唳九天闻,羽族丛中少似君。 一声清唳九天闻,形容鹤的叫声清脆悦耳,仿佛从天而降,让整个羽族都为之动容,这声音在九天之上回荡,显得十分悠扬。羽族丛中少似君,暗喻其高贵、独特
焦山寺 焦公炼丹丹已成,飞剑直斩石公精。 名山便作佛世界,庙食犹显神英灵。 浮玉峰前苍隼集,吸江亭下碧涛平。 花开花谢谁为主,潮去潮来似有情。 注释: - 焦公炼丹丹已成:焦公成功炼制了仙丹。 - 飞剑直斩石公精:使用仙剑直接斩杀了石头中的妖精。 - 名山便作佛世界:这座名山变成了佛的净土。 - 庙食犹显神英灵:寺庙中供奉的神像仍然显示出神灵的英灵。 - 浮玉峰前苍隼集:在浮玉峰前聚集着苍鹰。
【注释】 一自西郊叹黍离,下堂交质事尤非。 射钩既释当时忿,定霸应为万世师。 海宇未驯周典则,江黄又见楚旌旗。 可怜匡世经纶手,宁是偷安脉祸机。 【赏析】 《三归台》:此诗首句写诗人感慨西郊黍离之悲,次句写与张九龄的交往始末,第三句写张九龄解怨释仇的义举,第四句写张九龄平定叛乱有功于国、流芳百世的历史业绩,第五句描写张九龄治水有功、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绩,最后四句写张九龄虽曾为相
【注释】 甘露寺:在江苏扬州市西北郊。多景楼:为甘露寺的楼,故址在今扬州市西北郊。 南连吴会北维扬:吴会,古地名,指吴地;维扬,今扬州,古称广陵。 俯瞰江流万里长:“瞰”,远望。万,形容多。 甘露旧从天上落:甘露,指甘露寺。 庆云时傍日边翔:庆云,吉祥的云,指祥瑞之兆。 莺啼淑景园花媚:莺啼,即莺啭,指鸟鸣声。 龙蛰清秋海气凉:龙蛰,蛰居不动,比喻隐居的人或事物。海气凉,指海上的雾气凉爽。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 祖、父皆以医得官。 宣德初,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 后调太医院吏目。 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之学,亦善画工诗,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号“景泰十才子”,常被推为盟主。 有《草窗集》。 生卒年:?-
郑真,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 。 郑真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家,还是一位史学家。他在明朝初年以其文名著称于世,与宋濂并称,二人曾合作创作了《裴中著存堂记》。郑真在学术上的成就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荥阳外史集》等,展现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黄鹤仙,字御行、友松,号炼庵,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生于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籍贯为晋江东石镇黄前宅。黄鹤仙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入仕到担任重要官职的转变,他的作品《东园草堂稿》记录了他丰富的文学创作和人生体验。 黄鹤仙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他的仕途也相当顺利,先后被任命为丰城县令、礼部主事、礼部主客清吏司员外以及云南道御史。这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