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
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
莫言世上无鸣凤,却忆隆中有卧龙。
可是苍生望安石,未应丘壑独从容。
注释:东山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
草堂不与浣花同,是指东山草堂和浣花溪草堂不同,浣花溪草堂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聚集的地方,而东山草堂则是王勃的故居。
移上东山出鲁峰,是指王勃被贬到东山,并从浣花溪草堂迁居至东山草堂。
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
招隐短章吟白雪,是指在东山草堂中,王勃创作了《招隐士》这篇短章,以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读书长日对青松,是指在东山草堂中,王勃经常在青松下读书,享受宁静的时光。
莫言世上无鸣凤,却忆隆中有卧龙。
莫言世上无鸣凤,是指不要认为世上没有才华出众的人,却要记得历史上有像诸葛亮这样的卧龙。
却忆隆中有卧龙,是指在王勃心中,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曾经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但他的才能和智慧却一直为人称道。
可是苍生望安石,未应丘壑独从容。
可是苍生望安石,是指百姓们仍然期待着诸葛亮这样的贤人出现,为国为民谋福祉。
未应丘壑独从容,是指王勃自己虽然隐居在东山草堂,但他并不追求个人的安逸享乐,而是关注国家大事,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赏析:这首诗是王勃的《东山诗》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东山草堂的景色和王勃的创作生活,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关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王勃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他虽然隐居山林,但却心系天下,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