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
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
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
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令左藏库,摧毁惟空垣。
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痹,肘腋生臊膻。
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
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
中间遂作梗,狼籍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
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糜如羌零。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
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注释】
诚:确实;开:开创;遘:遇到;云雷:比喻声势浩大;屯:聚集。
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送者:指前来祝贺的官员或宾客;鼎:古代烹饪用的铜器;大:指权位或地位;存者:活着的人;要:追求;高官:高位的官职。
【赏析】
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深切关注和忧患意识。首句“诚知开辟久”,直接点明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和沧桑感,暗示着历史的悠远和朝代的更迭。第二句“遘此云雷屯”,则通过“云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混乱,同时也预示着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诗中通过描绘来访者对权势的追求以及活着的人对高位的渴望,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和人们对于权力的疯狂追逐。这种社会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为后续的内容铺垫了基础。
尽管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表达愤懑之情,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和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诗人在抒发情感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深沉、内敛的气质,这也正是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体现。
这首诗不仅是对晚唐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当时政治风气的有力鞭挞。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