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王昭君二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解析
第一首《王昭君二首》
注释:
- “汉家秦地月” - 指汉朝的秦地,象征国家和民族。
- “流影照明妃” - 形容月亮在夜空中的明亮光芒照耀着昭君。
- “天涯去不归” - 表达昭君远赴边塞,无法回家的情感。
- “汉月还从东海出” - 借指昭君的故乡在东海之滨。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归乡的期待。
- “燕支长寒雪作花” - 燕支山(今山西偏关县一带)因寒冷积雪而形成奇景,比喻昭君的美丽。
- “蛾眉憔悴没胡沙” - 描述昭君容貌美丽但因长期生活在异域而憔悴。
- “生乏黄金枉图画” - 指出昭君生前虽受宠爱却未能改变命运。
- “死留青冢使人嗟” - 表示昭君死后仍受后人怀念。
第二首《王昭君二首》
注释:
- “拂玉鞍” - 昭君上马时抚摸着马鞍。
- “上马啼红颊” - 昭君骑马时的娇羞表情。
- “今日汉宫人” - 指今天还是汉宫的人。
- “明朝胡地妾” - 暗示自己成为胡地的妻妾。
- “生乏黄金枉图画” - 再次强调自己的不幸与美貌无关。
- “死留青冢使人嗟” - 表示自己虽然死去,但留下的是令人惋惜的美名。
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第一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昭君的哀愁和远行的决心。而第二首诗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昭君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两首诗共同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了昭君的悲壮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