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文】
妾的头发刚刚遮盖住额头,在门前折断了花朵玩耍。 郎骑着竹马来到门前,在房间里玩弄着青梅。 我们在长干里同居,两个人之间没有猜疑之心。 十四岁时成为你的妻子,我的脸从未露出笑容。 低下头去对着墙壁,即使呼唤也从不回头。 十五岁开始展露笑容,我希望和你一起化为尘土。 常常坚守着誓言,难道要登上望夫台吗? 十六岁你就要远行,瞿塘峡口的险滩堆积如山。 五月间天气炎热不宜出行,猿猴的叫声在天上回荡哀婉。 门前的道路因你而显得久违,每走一步就留下一片绿色的苔藓。 苔藓生长得太深以至于无法清除,秋天的落叶被风吹得早早凋落。 八月时黄色的蝴蝶已经成熟,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种感受让我伤心,坐着担心自己的容颜变得衰老。 早晚你都要前往三巴,提前把书信寄回家中。 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们相互迎候,直到长风的沙洲。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长干行二首》之一,表达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担忧。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以及她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期待和忧虑。

【其一】:

  1. 第一句话“妾发初覆额”描述了女子年轻时候的样子,头发刚好遮住额头。
  2. “折花门前剧”表明女子喜欢在门前玩赏花朵。
  3. “郎骑竹马来”描绘了男子骑着竹竿做成的马儿来找女孩的情景。
  4. “绕床弄青梅”则描绘了他们一起在房间内嬉戏的场景。
  5. “同居长干里”说明了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6. “两小无嫌猜”说明他们两人从小彼此了解、信任。
  7. “十四为君妇”表明女子在14岁时嫁给了这位男子。
  8. “羞颜未尝开”暗示女子因为害羞而未曾笑过。
  9. “低头向暗壁”和“千唤不一回”,描写了女子因害羞不愿回头,只能低头不语。
  10. “十五始展眉”则描绘了女子在十五岁时才渐渐展露笑容。
  11. “愿同尘与灰”表达了女子对平凡生活的愿望。
  12. “常存抱柱信”意味着女子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13. “岂上望夫台”则表示女子不会像望夫石那样等待远方的丈夫。
  14. “十六君远行”说明男子即将远行。
  15. “瞿塘滟滪堆”描绘了瞿塘峡口险峻的自然景象。
  16. “五月不可触”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不适合远行。
  17. “猿声天上哀”则描绘了猿猴的哀鸣声让人心生凄凉之感。
  18. “门前迟行迹”说明了男子迟迟不归。
  19. “一一生绿苔”则描绘了由于长时间未归,门前的绿苔已经长满。
  20. “八月蝴蝶黄”和“双飞西园草”描写了秋天的美景和蝴蝶飞舞的景象。
  21. “感此伤妾心”则表明女子因为丈夫的离去而伤心。
  22. “坐愁红颜老”则表达了女子因为长久的分离而感到忧愁和容颜的衰老。
  23. “早晚下三巴”和“预将书报家”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关切和希望他能早日平安归来的愿望。
  24. “相迎不道远”则表达了女子愿意长途跋涉迎接他的到来。
  25. “直至长风沙”则描绘了他们最终相聚的场面。

【其二】:

  1. 第二句“忆妾深闺里”描绘了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生活。
  2. “烟尘不曾识”说明女子生活在战乱之中,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
  3. “嫁与长干人”描绘了女子被迫出嫁的命运。
  4. “沙头候风色”则描述了女子在沙洲边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
  5. “五月南风兴”和“八月西风起”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风起,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6. “想君下巴陵”和“发扬子”则描绘了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7. “去来悲如何”和“见少别离多”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8. “湘潭几日到”描绘了女子离家的时间和她对家的思念之情。
  9. “妾梦越风波”则描绘了女子在家中做着关于丈夫的梦,梦见自己正经历着风波。
  10. “昨夜狂风度”和“吹折江头树”描绘了夜晚狂风的猛烈和树木的倒塌。
  11. “淼淼暗无边”和“行人在何处”则描绘了夜晚的黑暗和迷路的感觉。
  12. “感此伤妾心”再次表达了女子因为丈夫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和孤独。
  13. “坐愁红颜老”则表达了女子因长时间的分离而感到容颜衰老和担忧自己未来的命运。
  14. “早晚下三巴”和“预将书报家”展示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和希望能与他团聚的愿望。
  15. “相迎不道远”则描绘了女子愿意长途跋涉迎接他的到来的情景。
  16. “直至长风沙”则描绘了他们最终相聚的场面,尽管路途遥远但最终还是能够重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