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其二】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其三】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其四】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其五】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其六】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其七】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其八】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诗句释义及译文:
【其一】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 注释:
- 禄山:唐玄宗时叛将。
- 作逆:叛乱。
- 天诛:上天的惩罚。
- 思明:史思明。
- 汹汹:混乱不安的样子。
- 人寰:指人间世界。
- 不定:不稳定,不安定。
- 斗战:战争与争斗。
- 译文:
安禄山叛逆被平定(天诛),还有史思明也不存在了(无)。
纷乱的人世间仍然不安宁(不定),时常有战争和争斗(想何须)。
【其二】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 注释:
- 社稷:国家政权。
- 苍生:普通百姓。
- 混种:不同种族。
- 周宣、汉武:古代帝王,周宣是周文王之孙周武王之子,汉武是汉武帝。
- 王是:王者之意。
- 孝子忠臣:忠诚的子女和臣下。
- 译文:
国家的根基要稳固(苍生计必安),各民族杂合而居(蛮夷杂种错相干)。
今天的天子是周宣和汉武(周宣汉武今王是)。
孝顺的子女,忠诚的臣子,他们的后代将会看到(孝子忠臣后代看)。
【其三】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 注释: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 歌谣:歌曲和歌谣。
- 河北将军:指安禄山的手下将领,当时安禄山在河北起兵反唐。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泛指长江流域一带。
- 译文:
道路上充斥着各种歌谣(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的将军们都到朝廷(河北将军尽入朝)。
开始的时候天下是正义的,最终却被江汉地区的人心所伤(却交江汉客魂销)。
【其四】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 注释:
- 不道:不知道。
- 茫然:迷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 庶事:各种事务。
- 猜:猜忌、疑虑。
- 拥兵相学:相互学习使用武器。
- 译文:
不知道各位公卿没有上表(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之中对各种事务感到困惑(茫然庶事遣人猜)。
军队中互相学习使用武器(拥兵相学干戈锐),使得使者徒劳往返(使者徒劳百万回)。
【其五】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 注释:
- 鸣玉锵金:形容贵重的装饰品发出的声音。
- 修文偃武:文治武功并重。修文指的是文化教育,偃武则表示停止武备,减少战争。
- 译文:
所有的官员都穿戴着贵重的装饰品(呜玉锵金尽正臣),同时注重文化教育(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起的君王能够平息妖气(兴王会静妖氛气),祝愿陛下的寿命超过一万年(圣寿宜过一万春)。
【其六】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 注释:
- 英雄见事若通神:比喻英雄具有超凡的见解和能力,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英雄见事若通神)。
- 圣哲:圣人的智慧和才能。
- 燕赵:指代北方的地区。
- 休矜:不要自夸。
- 出佳丽:选拔美女。
- 译文:
英雄们对于事物有着超常的认知和理解(英雄见事若通神),圣人的心量非常小(圣哲为心小一身)。
北方地区不要自夸(燕赵休矜出佳丽),宫中不要挑选美女(宫闱不拟选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