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译文:

高闲师是佛教徒,一死生,解外胶。他的内心必定平静无欲无所牵挂,他对待世俗必然淡然不喜。如果内心平静与淡然相遭遇,颓废萎靡,溃败不堪收拾,那么对于学问书籍就会产生象那样的效果吗?但是我知道佛家弟子善于变化术数,多技艺,高闲如通晓此术,我就不能了解他了。

注释:

  1. 今闲师浮屠氏:今闲是浮屠氏的高徒。
  2. 一死生,解外胶:生死都是外境所引发的一种境界,解脱就是不被外境所束缚。
  3. 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这是他的心性,必定会平静无欲无所牵挂。
  4. 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他对世俗必然淡然不喜。
  5. 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内心平静和淡然相互遭遇,颓废萎靡。
  6. 溃败不可收拾:溃败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7. 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那么对于学问书籍就会产生象那样的效果吗?
  8. 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但是听说佛家弟子善于变化术数,多技艺,高闲如通晓此术,我就不能了解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高闲的一篇序文。韩愈通过这篇《送高闲上人序》,对高闲这个佛门弟子进行了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高闲这个佛门弟子的特点和心态,认为他具有平静无欲、淡然不喜的品质,能够超然物外。这种品质对于修行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
    后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高闲这个佛门弟子的表现和成就。韩愈认为,如果一个佛门弟子内心平静与淡然相互遭遇,就会导致颓废萎靡的状态,最终溃败不堪收拾。这表明了韩愈对于修行者的心态和行为的重视,认为他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最后两句则是对高闲这个佛门弟子的评价。韩愈认为,高闲不仅精通佛家法术,而且擅长各种技艺,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然而,韩愈却表示自己并不了解他,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完全理解高闲的内心世界和修行成果。
    这首诗通过对高闲这个佛门弟子的描述和评价,展现了韩愈对于修行者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修行者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不为外物所动;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才能和技艺,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