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犹对人言语,求食自活,迷不知耻,日复一日。然亦有大故。自以得姓来二千五百年,代为冢嗣。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霿,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骨沸热。茕茕予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每当春秋时飨,孑立择奠,顾盼无后继者,懔懔〈(一作茕茕,一作剽剽)〉然欷歔惴惕,恐此事便已,催心伤骨,若受锋刃。此诚丈人所共悯惜也。先墓在城南,无异子弟为主,独托村邻。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因以益怠。昼夜哀愤,俱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然此已息望,又何以云哉!城西有数顷田,果树数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今已荒秽,恐便斩伐,无复爱惜。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不可知。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然无可为者。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僇。复何敢更望大君子抚慰收恤,尚置人数中耶!是以当食不知辛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一搔皮肤,尘垢满爪。诚忧恐悲伤,无所告诉,以至此也。

寄许京兆孟容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柳州期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信中,柳宗元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孤独无助的心情,并对自己的处境表示出一种绝望和无奈。

这首诗的第一句“宗元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表明了柳宗元在众多的政治对手当中,他的行为和思想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反感。他的罪行严重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肯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第二句“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他认为,即使遭受了如此严重的惩罚,也不能让他立刻死去,这反映出他对生命的执着和对命运的不屈。

第三句“犹对人言语,求食自活,迷不知耻”,这句话描绘了柳宗元的困境和生存状态。他虽然身处荒僻之地,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坚持与人交流,寻求食物以维持生命。这种不知羞耻的态度,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顽强。

第四句“日复一日”,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重复。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生活状态,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让柳宗元感到无比的疲惫和无奈。

第五句“然亦有大故”,这句话转折到柳宗元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面对。他认为,尽管他面临如此艰难的困境,但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关注和解决。

第六句“自以得姓来二千五百年,代为冢嗣”,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自己家族历史和地位的认识。他认为,自从祖先们来到这里,他们就已经担任了家族的继承人,这是一份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第七句“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霿,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担忧和恐惧。他认为,自己现在身陷囹圄,生活在偏远的地方,环境潮湿阴暗,他担心有一天会因为疾病而死去,这样将会辜负祖先的期望。

第八句“以是怛然痛恨,心骨沸热”,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自己现状的极度不满和愤怒。他觉得自己的心在燃烧,仿佛要爆炸一样,这种情绪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第九句“茕茕予立,未有子息”,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孤独无助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他认为,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没有子女来继承血脉,这让他觉得非常的无助和悲哀。

第十句“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担忧。他认为,他在荒废的地方,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有学问的人或女子,这使得他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第十一句“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担忧。他认为,世人都不愿意接近那些犯罪的人,这使得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

第十二句“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他认为,由于自己的身份特殊,他的后代可能难以延续下去,这使得他感到非常的担忧和不安。

第十三句“每当春秋时飨,孑立择奠,顾盼无后继者,懔懔然欷歔惴惕”,这句话描绘了柳宗元在特定节日独自祭祀的场景。他认为,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独自一人站在祭坛上,看着四周无人陪伴,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第十四句“恐此事便已,催心伤骨,若受锋刃”,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恐惧。他认为,如果他不能继续活下去,那么他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第十五句“此诚丈人所共悯惜也”,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于自己遭遇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他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同情的。

第十六句“先墓在城南,无异子弟为主,独托村邻”,这句话描绘了柳宗元的坟墓位于城南,而他的儿子则成为了主人,只有村里的人们才能靠近他。

第十七句“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因以益怠”,这句话描述了柳宗元被流放之后,他的消息和生死情况并不被家乡的人们所知,这也使得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第十八句“昼夜哀愤,俱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松柏的感情和对他的破坏行为。他认为,他应该爱护这些树木,而不是任由它们被破坏。

第十九句“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这句话描述了柳宗元所在时代的风俗习惯。他认为,近世的风俗习惯非常重视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但现在他已经错过了四年的机会。

第二十句“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这句话描绘了柳宗元对寒食节的感受和他表达的方式。他认为,每年的寒食节都是他最悲伤的时刻,他会向北跪在地上大哭。

第二十一句“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这句话表达了柳宗元对人们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他认为,农田的道路和田野上到处都有男女老幼的人,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父母的坟墓。

第二十二句“然此已息望,又何以云哉!”这句话总结了柳宗元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这些都已经是他能够期待的事情了,他已经不再期望有什么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