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馀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次之,岂可百日乎!
注释:
论书:评论书法。
伯英:张芝,字伯英,东汉书法家,善草书。
池水尽墨:形容其书法如入池之墨,浓淡皆宜。
永师:指张芝的弟子蔡邕,字伯喈,号“鲁国公”。
永:指蔡邕。
精熟:非常熟练,精通。
草圣:草书大师。
拘滞:拘束、不流畅。
能名:名气。
以:而。
非:不是。
俗云:俗语云。
百日工:百日之功,比喻技艺高超。
宜白首:应当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书法。
岂可:难道可以。
乎:《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了也值得。后用以表示追求真理的决心。此处用来表达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永不停止。
赏析:
这是一首评论书法的文章。文章开头就提到了张芝和蔡邕两位书法大家。张芝被誉为“草圣”,他的书法作品如入池之墨,浓淡皆宜;而蔡邕则被尊为“草圣”的师傅,他的书法技艺也非常出众。两人都是书法界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传颂。
文章接着指出,无论是张芝还是蔡邕,他们的书法技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这是因为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修炼的艺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因此,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书法,而不是仅仅追求一时的成功。
文章最后强调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就满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借鉴,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心,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