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白:发书得《天伦》三篇,以仆所为《天说》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之,大喜,谓有以开明吾志虑。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谆谆佐吾言,而曰有以异,不识何以为异也。

子之所以为异者,岂不以赞天之能生植也欤?夫天之能生植久矣,不待赞而显。且子以天之生植也,为天耶?为人耶?抑自生而植乎?若以为为人,则吾愈不识也。若果以为自生而植,则彼自生而植耳,何以异夫果蓏之自为果蓏,痈痔之自为痈痔,草木之自为草木耶?是非为虫谋明矣,犹天之不谋乎人也。彼不我谋,而我何为务胜之耶?子所谓交胜者,若天恒为恶,人恒为善,人胜天则善者行。是又过德乎人,过罪乎天也。又曰:天之能者生植也,人之能者法制也。是判天与人为四而言之者也。馀则曰: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究之矣。凡子之辞,枝叶甚美,而根不直,取以遂焉。

【诗句】 答刘禹锡天论书
【译文】 宗元白:收到你的《天伦》三篇,因为我的《天说》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你想让我完成它。开始阅读时,我非常高兴,认为你的观点能帮助我开阔我的志向和思想。但仔细阅读五六天后,我发现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并不存在差异。你的主要观点就是:并非天预先存在于人中。你所表达的观点,只是我在《天说》上的延伸,并无新意。你还诚恳地帮助我阐述我的观点,但你却说有差别,但我不知道什么差别。
【注释】 1. 《天伦》:刘禹锡的《天论》。2. 《天说》:柳宗元的哲学著作,主要探讨天与人的关系以及自然规律等问题。3. 开明:使事物变得清晰明亮。4. 传疏:指对经典文献的解释和阐发。5. 谆谆:恳切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刘禹锡对柳宗元耐心细致地帮助他理解自己的观点。6. 以为:把……当作。7. 自生而植:自然生长而不依赖于人为因素。8. 虫谋:比喻人为谋取利益。
【赏析】 这是柳宗元的一封书信回复,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刘禹锡《天论》的赞赏,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批评。他认为刘禹锡的观点并没有超出他的《天说》,即他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见解或理论来与他的《天说》相区别。然而,柳宗元在信中也指出了刘禹锡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他把“天”看作是一个预先存在的实体,而不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此外,他还批评刘禹锡的观点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客观规律的作用。总的来说,这封信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也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展现了两位学者在对待自然现象和社会规律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