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注释及赏析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曲言(比喻性言辞)是令人愉悦的,如同美妙的音乐(弹丝)。这里的“曲言”可能指那些含蓄、委婉但富有深意的言语或批评。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直率(直言)的话语让人难以接受,就像尖锐的长锥刺穿耳朵一样。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沈秀才才华横溢且为人正直,不会欺骗他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正派的人厌恶不正当的结合,选择朋友就像寻求良师益友。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诋毁某人的言论出自恶意之人之口,而这样的行为最终会被带到官方考试(礼部闱)中进行评判。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落榜的学子不会觉得丢脸,因为他们有才;而那些未能展现自己才华的人则会感到耻辱。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沈秀才东归,远离家乡,坐骑有时也显得有些凌乱,形容旅途中的艰辛和不稳定。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浙江的云彩仿佛在靠近吴地(苏州),汴州的柳树连接着楚国的边界。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隐喻沈秀才的旅途与心境变化。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如果明年春天能再次相见,那么一切疑虑都将烟消云散。这里的“春光”既指春天的美景,也象征着新的机会和希望。
分析与讨论
这首诗通过对比直言与曲言的效果,表达了对正直与虚伪的深刻批判。通过描述沈秀才的经历以及他的心境变化,诗人传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真诚交往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使之更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