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诗句:
-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译文:
- 黄帝问:我听说长寿或短命是难以预料的。伯高回答说:墙壁太低,上面没有超过地面的高度,那么它不会超过三十岁就会死亡。如果有疾病的人,不到二十岁也会死亡。
- 黄帝问:人的形体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可以用来决定寿命长短呢?伯高回答说:正常人如果气血旺盛,就能保持健康;而生病之后,如果形体衰弱,气血就不足了,就会死亡。反过来说,如果形体强壮,气血充沛,就可以延长寿命。
- 黄帝问:我听人说针灸有三种变化,你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伯高回答说:有针刺营穴的,有针刺卫穴的,还有针刺那些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穴位的。
- 黄帝问:什么是三种变化的针灸法呢?伯高回答说:针刺营穴的方法是用针刺出血,针刺卫穴的方法是用针刺出气体,针刺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穴位的方法是用药物熏灼。
- 黄帝问:这三种变化的针灸方法分别是怎样的呢?伯高回答说:针刺营穴的方法是使患者出血,针刺卫穴的方法是用针刺出气体,针刺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穴位的方法是用药物熏灼。
- 黄帝问:什么是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穴位的治疗方法呢?伯高回答说: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穴位的治疗方法就是用火烧针或者用药物熏灼针体。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黄帝与伯高之间的对话,其中包含了关于中医针灸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技术。首先,伯高解释了“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的概念,即人体的健康状况是由其体内的气血和形态决定的。然后,他详细介绍了针刺的不同部位和方法,包括针对营、卫穴的针刺方法和对寒痹邪气留在经络中的治疗方法。最后,他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针灸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