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歧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歧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歧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歧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精、气、津、液、血和脉,我以为它们是同一种东西,现在却分成了六种不同的名称,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当两神相搏,结合而形成某种物质时,这种物质常常首先在人体内产生,这就是所说的精。

何谓气?

岐伯说:上焦的开合,能散布五谷的香味,使其熏蒸肌肤、充满全身和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气。

何谓津?

岐伯说:腠理开泄,出汗多且稠密,这是所谓的津。

何谓液?

岐伯说:谷物进入人体,气充满并使脏腑润滑,注入骨骼,骨属弯曲屈伸、排泄和滋养脑髓,皮肤变得润泽,这就是所谓的液。

何谓血?

岐伯说:中焦接受饮食之气,吸取其精华变化而呈红色,这就是所谓的血。

何谓脉?

岐伯说:壅遏营气,使之无所避藏,这就是所谓脉。

黄帝说:六种不同气的名称是“有余”、“不足”,还是与“气之多少”有关,或是关系到大脑和骨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如何判断的?

岐伯说:精脱的人,耳聋;气脱的人,目不明;津脱的人,腠理开泄,汗出过多;液脱的人,骨属弯曲屈伸不利、面色枯槁、脑髓消减、胫部酸痛、耳内鸣响;血脱的人,面色苍白,不润泽,脉象虚弱,这就是其病候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