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歧伯曰:便虍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汗出,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及不致邪僻也。
黄帝曰:本脏以身形,支节,□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歧伯曰:本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
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而知阅之,奈何?歧伯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
歧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有余,以候□□。黄帝曰:善。
歧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黄帝曰:善。

诗句翻译:

  • 春夏季节应该首先治疗其标,即症状的表象;秋冬季节则应先治其本,即疾病的根本原因。
  • 便虍(指病情发展迅速,与正常生理相反的情况)者,饮食上要适宜寒温,不要过于寒冷或炎热,饮食中也要注意不要过热或过凉,以免使气血紊乱,导致邪气侵入身体。
  • 本脏(五脏六腑的内脏)通过身形、支节和肌肉等外在体征,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大小状况。
  • 王公大人在朝政中的地位和身份,他们询问的问题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医学知识,比如通过肢体和关节的观察来推断脏腑的状况。
  • 五脏之气表现在面部的征兆,我已经知道了;但如果想要通过肢体和关节来了解脏腑的状况,又应该怎么做呢?

注释及赏析:

  1. 春季与夏季的处理原则:春季和夏季应该先从治疗症状入手,即针对疾病的表症进行治疗。这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人体的阳气开始上升,是调整和恢复生机的最佳时机。治疗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寒药,以免损伤人体阳气。

  2. 秋季与冬季的治疗原则:秋季和冬季则需要先从治疗疾病的根本入手,也就是治疗病因。这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人体阳气渐弱,是加强防御和修复的重要时期。治疗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热药,以避免加重身体的负担。

  3. 针对病情发展的快速变化:当病情发展迅速,与正常生理状态相反时,需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身体的变化。这包括在饮食上要适当调整寒温,避免过于寒冷或炎热,以及注意饮食中的热冷平衡。

  4. 通过肢体和关节来了解脏腑状况:王公大人们的身份地位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资源,因此他们可能会对医学问题有更深的见解。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层次较高,对于一些具体的病症,可能还需要借助于更专业的医生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5. 五脏之气在面部的表现:五脏之气在面部的表现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色泽、舌象、脉象等,可以初步判断五脏的功能是否正常。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判断。

  6. 通过肢体和关节来了解脏腑状况的深层含义:这种治疗方法强调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关节等部位,可以了解身体的气血流动情况,从而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诊断疾病,还可以指导治疗,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