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歧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注释】

黄帝:即岐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渊源和代表。灵枢:是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决气:指六气之中的“客气”。

贵贱:指六气的不同属性。歧伯:人名。部主:指各气的主管部位。常主:常居主导地位。可为常主:意为可以充当六气的主管部位。五谷:泛指谷物等食物。与:给……提供。

【译文】

黄帝说:六气是什么?

岐伯说:六气各有其主管部位,其中,尊贵的、优良的称为正气,恶俗的、有害的称为邪气,它们可以作为正常的主导因素,但是饮食五谷却像大海一样,给胃以充分的营养。

赏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段话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阳气和阴精互相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界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只有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被誉为“医之源”和“医之祖”。该书共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容。《灵枢》中的《决气篇》主要论述了六气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它们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岐伯首先指出六气各有各自的主管部位,其中,尊贵的、优良的成为正气,恶俗的、有害的成为邪气。然后,他又进一步阐述了饮食五谷对胃的影响,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最后,他总结性地指出,在六气的作用下,清阳和浊阴会分别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的《决气篇》通过对六气的特性和对人体影响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身体健康的宝贵信息,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消耗体内的阴阳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