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
噪集倦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注释与译文

  • “宝地琉璃坼”,意指寺院所在的土地如同琉璃一般美丽,犹如珍宝之地。
  • “紫苞琅玕踊”,形容新长出的竹笋色泽深绿,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非常漂亮。
  • “亭亭巧于削”,形容竹子长得挺拔而纤细,如同精巧的裁剪。
  • “冰碧林外寒”,描绘了竹林外的景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峰峦眼前耸”,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令人敬畏。
  • “槎枒矛戟合”,形容树枝交错如矛戟一般,形态各异。
  • “屹仡龙蛇动”,形容树木挺拔,如同龙蛇般的动态。
  • “烟泛翠光流”,形容烟雾缭绕,仿佛绿色的水流在飘荡。
  • “岁馀霜彩重”,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竹子已经长成了,颜色更加鲜艳。
  • “风朝竽籁过”,形容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竽音般悠扬。
  • “雨夜鬼神恐”,形容雨夜降临时,竹林中的声音让鬼神都感到害怕。
  • “佳色有鲜妍”,赞美竹子的色彩鲜艳、美丽。
  • “修茎无拥肿”,称赞竹子的茎干挺拔,没有肿胀的现象。
  • “节高迷玉镞”,形容竹子的高节如同玉镞(古代箭镞)般精致。
  • “箨缀疑花捧”,形容竹箨包裹着嫩芽,就像捧着一朵花。
  • “讵必太山根”,表示竹子的生长不需要泰山那样的土地。
  • “本自仙坛种”,说明竹子生长在神仙居住的场所,即仙坛。
  •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表达了作者对于竹子生长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被人遗忘的感叹。
  • “居然霄汉姿”,形容竹子具有超凡脱俗的姿态。
  • “坐受藩篱壅”,意味着竹子虽然生长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但仍然能够傲然挺立。
  • “噪集倦鸱乌,炎昏繁蠛蠓”,描述了夜晚时分,鸟儿们聚集在树上休息,而昆虫则在昏暗的树林中飞舞。
  •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表示竹子并没有得到音乐大师伶伦的赏识,也未能受到文人安世子的宠爱。
  •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表达了即使竹子不被人知晓,但它的生命力依然强大,总有一天会迎来它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寺院中的新竹进行描写,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美丽。首联描绘了竹林的美景,颔联赞美新竹的颜色和姿态,颈联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新竹的独特之处。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竹子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竹子顽强生长、不受世俗眼光影响的精神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