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史昭的深情厚意。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赠史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以月夜为背景,借鸿雁南飞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韵脚为“半”、“散”、“岸”。
- 第一句“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还未升起,星星点缀着天际。这里用“廓落”来形容夜空的辽阔和宁静。
- 第二句“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描述了鸿雁开始归来的时刻,作者在书房中感慨万千,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这里用“鸿”代指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
- 第三句“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夜晚即将结束时感到的寂寞。这里“渺然”形容夜色渐暗,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第四句“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虽然身边有秋水的流淌声,但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愁。这里的“秋水”既指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作者的心情。
- 第五句“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作者在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发现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礼物来赠送。这里的“瑶草”是指珍贵的草药,象征着友情的宝贵。
- 第六句“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海鳞”指的是鱼的鳞片,比喻朋友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鸿雁和秋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诗中使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廓落星与汉”中的“廓落”形容夜空的广阔,而“秋水声”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波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又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