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高卧南斋时:诗人选择在南斋高卧,即在宁静的环境中静心思考和欣赏自然之美。

  2. 开帷月初吐:打开窗帘,看到初升的月亮从云层后面露出光芒。

  3. 清辉淡水木:月亮的光芒洒在清澈的水面上,映出美丽的倒影,如同水边的树木一般。

  4. 演漾在窗户:月光照在窗户上,形成了一幅如镜般的画面,仿佛一切都静止不动,只有月光在流动。

  5. 苒苒几盈虚:时间的流逝让窗户中的影像时而显得清晰,时而模糊,如同人生的起伏变化。

  6. 澄澄变今古:月亮的变化不仅美丽,还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古今交替。

  7. 美人清江畔:诗人想象远方的美人,她可能在江边独自吟诵诗歌,感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8. 是夜越吟苦:诗人感到自己在这个静谧的夜晚中,与友人相隔千里,彼此的心情都显得格外的孤独和思念。

  9. 千里其如何:距离遥远,无法相见,诗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10. 微风吹兰杜:微风轻拂,吹动着兰草和杜若,带来了一丝丝凉爽和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是对译文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南斋玩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融合,展现了一种恬淡而深远的艺术风格。诗中的“清辉淡水木”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引类譬喻等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经历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