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三恶道,负持愚痴鬼。
荒忙身卒死,即遍伺命使。
反缚棒打走,先渡奈何水。
倒拽至厅前,枷棒这身起。
死经一七日,刑名受罪鬼。
牛头铁叉杈,狱卒把刀拓。
碓捣硙磨身,覆生还覆死。
【注释】
沉沦:沦落,指堕入三恶道(地狱)。
负持:背负。愚痴鬼:无知的鬼魂。
忙:忙迫。卒死:突然死亡。即:就。遍伺命使:到处寻觅替身或替罪羊。
反缚棒打走:反绑起来,用棒子抽打。即:就。
渡河:指投生为牛。奈何水:传说中一种无水的河流,人死后必须经过这条“河”,才能转生。
倒拽至厅前:把死者拖到审判处。枷棒:刑具。
受罪鬼:受刑而死的鬼。
拓:用刀砍。
碓捣硙磨身:形容折磨死人的刑法。
覆生:又生。还覆死:又死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佛说孟兰盆经》,讲述的是目键连尊者在目键连王的请求下,前往地狱救出其母亲的故事。诗中描述了目犍连尊者进入地狱后,面对种种苦难和刑罚时的情景。这些描述生动具体,展现了地狱之苦和佛教救度众生的精神。
首句“沉沦三恶道,负持愚痴鬼”描绘了目犍连尊者堕入三恶道的场景,三恶道是地狱中的三种不同境界,代表了地狱的不同层次。在这里,“堕”字传达了目犍连尊者因执着于贪欲、嗔恚和愚痴而堕落至此。
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目犍连尊者在地狱中的种种遭遇。如“荒忙身卒死”,“荒忙”表示忙碌而不得安宁;“身卒死”,即身体突然死亡,这暗示了目犍连尊者因贪欲而遭受的惩罚。接着,诗人描绘了他被四处寻找替身或替罪羊的情景,以及他被反绑并使用棒子抽打的遭遇。这些细节都展示了地狱中的恐怖和残酷。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详细描绘了目犍连尊者投生为牛后所经历的各种苦难。他被迫渡过奈何河,这是一条无水的河流,象征着死后必须经历的苦难。目犍连尊者被反绑并拖到审判处接受刑罚,最后又被重新拖回地狱受苦。
整首诗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地狱之苦和佛教救度众生的精神。它告诉人们要摒弃贪欲、嗔恚和愚痴,才能脱离苦海,获得解脱。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积极修行,以便在生死轮回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