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注释: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典范之作。诗人以李评事出使蜀地的情景作为描写对象。全诗四句,每句一景,描绘了李评事出使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春天的美好期许。
首句“劝酒不依巡”,意思是说李评事在饯行时,劝酒不按常规,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里的“巡”是指饮酒的节奏和方式,“依巡”则表示规规矩矩、循规蹈矩的意思。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让人感到新奇有趣。
第二句“明朝万里人”,意思是说李评事明天就要踏上万里征程,去往蜀地。这里用“万里”来形容距离之遥,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蜀地的遥远和神秘。
第三句“转江云栈细”,意思是说李评事将要经过长江边的云栈。这里的“转江”指的是过江,“云栈”是一种古代建筑,位于长江边,形状如云彩般曲折。这句描绘了李评事将要经过的一段美丽而险峻的路途。
第四句“近驿板桥新”,意思是说李评事即将到达驿站,那里有一座新修的木板桥。这里的“近驿”指的是靠近驿站,“板桥”指的是由木板搭建的桥梁。这句描绘了李评事将要到达的一处新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分别描绘了李评事所经之处的两个场景。第一句“石冷啼猿影”,意思是说石头因为寒冷而发出呜咽的声音,仿佛有猿猴的影子在石上跳动。这里用“石冷”形容石头的冰凉,用“啼猿影”来形容猿猴的影子在石头上摇曳生姿。这里的猿猴,象征着离别和朋友的思念。
第二句“松昏戏鹿尘”,意思是说松树因为夜色渐深而变得昏暗,仿佛有鹿儿在嬉戏的身影掠过。这里的“松昏”形容松树的暗淡,用“戏鹿尘”来形容鹿儿的踪迹在夜色中消失无踪。这里的鹿儿,象征着友谊和欢乐。
最后一句“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作为客人很好,更何况是蜀地的春天。这里的“少年”指的是年轻的时候,“为客”表示客居他乡,“益州春”指的是四川成都的春天。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李评事的美好祝愿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李评事出使蜀地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离别、春天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