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注释:
- 题寿安南馆:题咏寿安南馆(即寿安寺的南面小院)的诗。寿安寺,位于今浙江杭州西南灵隐山下的飞来峰旁,为五代吴越国王钱镠所建,宋元丰年间赐额“寿安禅寺”,因名寿安寺,又称灵隐寺。南朝梁武帝萧衍曾于此结庵居住,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誉;又因寺前有溪流,又名“飞来洞”;后改名灵隐寺,为江南著名的古刹之一。南馆,即寺庙中的南屋,或指南面的厢房。
- 明蒙:明亮而覆盖着绿苔。明,明亮。蒙,覆盖、遮蔽。
- 天暖幽桂碧:天气暖和时,桂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显得格外翠绿。暖,温暖。幽桂,桂花。碧,翠绿。
- 云生四面山:云雾缭绕在四周的山峦之上。四面山,四周的山。
- 水接当阶石:泉水从台阶上流淌下来,与台阶下的石头相接。当,正当、正对。
- 湿树浴鸟痕:湿润的树枝上,沾满了鸟儿洗澡时留下的痕迹。湿,潮湿。
- 破苔卧鹿迹:被踩踏出的泥土里,还有鹿留下的足迹。破苔,泥土被踩踏出的痕迹。卧鹿迹,指鹿走过的痕迹。
- 不缘尘驾触:不是因为世俗的车马声打扰了这里。缘,关联、因为。尘驾,尘土飞扬的车马。
- 堪作商皓宅:可以当作商皓(商皓,晋代人,字季真,隐居不仕)的家。商皓,指晋代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寿安南馆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寿安南馆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诗人开篇点明了寿安寺的位置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天空、云彩、山峦、水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寿安南馆的美丽景色。
“天暖幽桂碧”一句,既写出了天气的温暖,又突出了桂花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花香的环境之中。而“云生四面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周围山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诗人通过观察树木、石头等自然元素,进一步展现了寿安南馆的美丽景色。“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等诗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树木上的鸟巢和石头上的鹿迹,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车马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寿安南馆的喜爱之情。“不缘尘驾触”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对外界干扰的反感,也表明了自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内心平静、纯净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