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
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
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
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诗句释义:

  1.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
  • “买地”指的是购买土地,“不肥实”意味着土地并未得到良好的耕种和养护。
  • “其繁”可能指土地的繁忙程度或使用状况。
  • “系耕凿”则强调了对土地进行耕作和开凿的重要性。
  1.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 “良田”通常指优质的农田。
  • “少锄理”表示农田没有得到充分的整理和维护。
  • “兰焦香亦薄”中的“兰焦”可能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而“香亦薄”则表达了这种植物的香气不浓郁。
  1.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
  • “勿以听者迷”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听者(听众)而迷惑。
  • “故使宫徵错”中的“宫徵”是指古代音乐中的调子,“错”意味着混乱。
  1. 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
  • “谁言”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质疑。
  • “三岁童”指的是年纪很小的孩子。
  • “还能分善恶”表明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1.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
  • “孜孜”意为勤奋努力的样子。
  • “益”指的是知识、技能等的增长。
  • “犹恐业未博”意味着仍然担心自己的学问或技艺不够广泛。
  1. 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
  • “性顽蒙”形容自己天性愚钝,不太聪明。
  • “复不勤修学”表明自己既不勤奋学习,也不努力提升自己。
  1.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
  • “有如”意味着如同……一样。
  • “朝暮食”指的是早晚的饮食。
  • “暂亏忧陨穫”中的“亏”可能意味着损失或缺失。
  1. 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 “六经”通常指儒家的六部经典书籍,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
  • “贤愚何所托”询问如果没有这些经典的指导,那么贤者和愚者将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托或指导。

译文:

  1. 买地却不肥沃,其繁华取决于耕种开凿。
  2. 良田很少被打理,即使兰花香气也显得薄弱。
  3. 不要让听者迷失方向,所以要错乱音乐的宫调。
  4. 谁说三岁的孩子能够分辨善恶?他们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5. 我勤奋追求知识,却仍然担心自己的学问不够丰富。
  6. 我的天性愚笨,又不愿意勤奋学习。
  7. 就像早晚饮食一样,暂时的损失让我感到担忧。
  8. 如果失去了经典的教导,那么贤人和愚人将无处可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批评以及对外界环境的观察。诗中通过描述田地的荒芜、孩童的智慧、勤奋学习的必要性以及缺乏经典的指导所带来的后果,传达了对知识和智慧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个人发展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我改进的渴望和对于社会教化作用的依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