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
柳色蔼春馀,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资圣寺送甘二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

柳色蔼春馀,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注释:

  1. 浮生信如寄:浮生,短暂的生命;信如寄,像被寄放或寄存一样。
  2. 薄宦夫何有:薄宦,指官位低微的官职;夫何有,有什么值得。
  3. 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来回之间没有归宿,分别的时刻才感受到。
  4. 柳色蔼春馀:柳色,柳树的颜色;蔼,温暖的样子。春天还留有余温,所以用“蔼”。
  5. 槐阴清夏首:槐树的阴凉在夏天特别清凉。夏首,夏天的开始。
  6. 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御河之上,含着悲伤握着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首句“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官运不顺的感受。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像寄存在别人手中的行李一样,没有自己的主宰。而官运不顺则使他感到无足轻重。
    第二句“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于离别的看法。他认为人们来来往往没有归宿,只有离别时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这里的“此受”指的是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第三、四句“柳色蔼春馀,槐阴清夏首”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特点。春天的余温还未散尽,夏天的清凉已经到来。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心境和环境感受。
    第五句“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情感状态。他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御河之上传情达意,含着悲伤握着酒杯。这里描绘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描绘季节变化、环境特点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悲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离别的态度和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