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红藤杖 - 诗句赏析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注释:
南诏:古国名,建于盛唐时,是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受唐册封,历十三王,唐末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红藤:即赤藤,又称红藤杖或朱藤杖。
杖出:出自。
南蛮:古国名,今云南一带。
西江:指长江以西地区,这里代指南诏。
白首人:年迈的老人。
时时携步月:常常带着脚步踏着月光。
处处把寻春:到处寻找春天的踪迹。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形容其茎干强劲挺拔,节点稀疏均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说明此藤生长于远离火山的地方,经过泸水冲刷后显得更加新鲜。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表示这种红藤杖的尺寸刚刚合适握在手中,高度和身体的高度相差无几。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自己早日能够像古代一样回到家乡秦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红藤杖》,通过描绘红藤杖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中通过对红藤杖的描述,展现了南诏人的刚直品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