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关河路几程,师能献土远输诚。
因兹却笑宾熬旅,史籍徒章贡赋名。
沙漠关河路几程,师能献土远输诚。
因兹却笑宾熬旅,史籍徒章贡赋名。
注释1:沙漠:指沙漠地区,这里代指南宋的边地。关河:指黄河与长城一带。
译文:沙漠、关河之间有几程路,你的军队能够献上土地并且远远的输送诚意。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点出题旨,即在沙漠关河之境,有一支军队前来进贡,他们愿意献上土地,而且将这种奉献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后两句则转入写人,以“却笑”一词,表明作者对这支部队的看法。他们来献土是诚心诚意的,但是,由于他们献的不是土地,而只是“师”,因此,他们虽然来献了“土”,却反而被嘲笑。这当然不是事实,但诗人却故意这样写来,以表现他的讽刺意味。《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七》说:“(张)方平为吏部侍郎时,李林甫恃恩不逊,方平作色曰:‘君虽富贵,何足奉我?’”。可见“师”和“土”在当时是有区别的。作者用“却笑”一词,正是暗用了这个典故的意思。
《汉书·西域传》:“汉家珍怪,皆出西域;丝帛金玉,巨万百斤,不可胜数。”这是说西域出产的东西很多,价值很高。“因兹却笑宾客旅”,意谓这些“珍怪”“金玉”,本来是供“宾客旅”享用的,现在却被他们拿来作为进贡的礼物,这就难怪他们要被嘲笑了。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史籍徒章贡赋名”,就是说,他们的贡献,只不过是“章贡赋”,而这样的贡献,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这就是全诗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