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注释】
题毗陵上人院:题写在毗陵(今江苏常州)一位名叫上人的寺院院中。
院深终日静:院落很深,整日很安静。
落叶覆秋虫:落叶覆盖住秋天的虫声。
盥漱新斋后:洗漱完毕之后在新的书房里休息。
修行未老中:修行的人还没有衰老。
映松山色远:映着松树的影子,远处山色的景色显得那么远。
隔水磬声通:隔着水面,听到远处传来的敲磬的声音。
此处宜清夜:这里最适合在清静的夜晚来此吟诵。
高吟永与同:高唱诗词,永远和它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毗陵上人院幽静的景象,表现了他超脱物外、心无旁骛的精神状态,以及他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首句“院深终日静”,直接点明了上人院的宁静氛围。这种宁静不是外界的喧嚣所能够破坏的,而是源自内心的平和与专注。这种内心的宁静,使得整个院落都笼罩在一种祥和的氛围之中。
第二句“落叶覆秋虫”,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落叶覆盖着秋虫的声音,仿佛是在为这些声音提供了一个更加深沉的背景。这种声音的叠加,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诗人通过“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两句,表达了自己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这里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外在的成就,而是为了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这种对修行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上人院的环境之美。映照在松树上的影子,远处山色的景色,以及隔水传来的磬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享受。
尾联“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则是对整个诗篇的总结。他认为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清夜独处,高吟诗词,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深刻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无需言语的,只有通过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描绘毗陵上人院的幽静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的理解和对于生活的态度。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深刻,既真实又富有哲理,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