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这首诗的译文是:

询问路人知道寺庙的路,松树和竹子掩映着春天的山峦。

潭中的黑水龙可能在,空出的巢穴中没有归来的白鹤。

经过一年为客居生活而感到厌倦,半天时间与和尚闲谈。

更一同品尝新茶,听到钟声笑语间传来。

注释:

  • 问人知寺路:询问路人,得知通往寺庙的路。
  • 松竹暗春山:松树和竹子掩映着春天的山峦。
  • 潭黑龙应在:潭中的水很黑,水底的龙可能在。
  • 巢空鹤未还:空出的巢穴中没有归来的白鹤。
  • 经年为客倦:经过一年为客居生活而感到厌倦。
  • 半日与僧闲:半天的时间与和尚闲聊。
  • 更共尝新茗:更加地一同品尝新鲜茶叶。
  • 闻钟笑语间:听到钟声和笑声之间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石昼秀才一起游览普照寺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喜爱之情。首句“问人知寺路”直接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寻找通往普照寺的道路。接着,“松竹暗春山”两句描绘了普照寺周边的自然景观,松树和竹子掩映着春天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第三句“潭黑龙应在”则进一步展现了普照寺内的景象,潭中的水非常黑,水底的龙可能在。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他对神秘力量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写了诗人与石昼秀才在普照寺内的所感所思。第五句“巢空鹤未还”描绘了一幅空寂的画面,巢穴中没有归来的白鹤,可能意味着游子的心还未回归故土。第六句“经年为客倦”则表达了诗人为客居生活而感到厌倦的心情。第七句“半日与僧闲”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与和尚闲聊的悠闲时光。最后一句“更共尝新茗”则表现了他们共同享受新鲜茶叶的乐趣。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