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

【注释】塞鸿:大雁。边草:指边塞的草。

【赏析】此诗是写景兼抒情,以景语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思及对边关将士的怀念之情,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思想。首句“塞鸿先秋去”,写塞鸿在秋末就已飞向北方,这暗示着诗人要离开长安,而离乡背井,远赴边地的心境与行动。次句“边草入夏生”,描绘出边地早熟早长的草本植物,如苜蓿、甘草等,它们在夏季就生长繁茂起来。这两句诗,一为景,一为情,将边关之景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修饰,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盛唐诗人的豪迈情怀,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