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台别有天。
官况屡来忘是客,凡襟洗去欲成仙。
祇因紫绶羁尘海,须把黄花种玉田。
药径云关堪驻迹,钓矶风月不须钱。
【注释】
游南雁荡: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境内,雁荡山是全国著名的名胜风景区之一。
山呈图画水鸣弦:形容山水之美,宛如一幅幅画卷,一条条琴弦一样美妙的流水。
石室丹台别有天:石室内外景色优美,如同仙境一般。丹台指的是炼制丹药的地方。
官况屡来忘是客:我屡次来到这个地方做官,已经忘却自己是个客人了。
凡襟洗去欲成仙:我已经把世俗的烦恼洗去了,想要成仙了。
祇因紫绶羁尘海:因为我被紫绶所束缚,就像被困在大海中的船只一样无法自由。
须把黄花种玉田:我需要把秋天的黄花种植在玉田里才能成仙。
药径云关堪驻迹:药径和云关都可以用来驻足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钓矶风月不须钱:在钓鱼台欣赏风月美景并不需要花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南雁荡的所见所感。首句“山呈图画水鸣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眼前展开。第二句“石室丹台别有天”,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神奇之处,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第三句“官况屡来忘是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里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凡襟洗去欲成仙”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烦恼的洗去和对成仙的追求。最后两句“祇因紫绶羁尘海”,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之所以来到这里的原因,是因为被紫绶所束缚。而“须把黄花种玉田”,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实现成仙的一种设想,即通过种植黄花来实现。整首诗通过对南雁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成仙追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