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
常山忽为孤城死,睢水空存百战谋。
函草漫从灰里觅,嘤声长向梦中求。
欲知后死今何事,已在莆中买钓舟。
诗句及译文
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
注释
- “接翅”:这里指林虔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抗争,共同表达他们的不满或抗议。
- “十年”:表示持续了很长时间。
- “同抗疏”:同时上奏反对意见。
- “投荒”:被贬谪流放至边远荒僻的地方。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独登楼”:独自登上高楼观望或思考。
- “常山”:此处可能指的是地名,但具体含义不明确。
- “忽为孤城死”:突然之间成为孤立无援的一方牺牲。
- “睢水”:古代河流名,也可能指代特定的地点。
- “空存百战谋”:虽然有多次战斗的筹划和准备,但最终未能实现。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林虔中在政治风波中的孤独身影,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接翅十年同抗疏”暗示了长期的抗争和团结,而“投荒万里独登楼”则表达了个人遭遇的政治挫折和流放的命运。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林虔中经历的描述,诗歌也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思考,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整体而言,《哀林虔中》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和深刻哲理的古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