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
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禦魑将魅,宁论鸱与鸮。
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
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注释】: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指从岭南出发,一路向北,经过炎暑之地,看到家乡遥远。炎徼,即岭南,炎,炎热,徼,边陲。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珠厓,今广东雷州半岛;铜柱,在今海南岛崖城镇南的石山中,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立,用以镇抚南方。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清,清新;晓,清晨;雾雨,云雾和雨露。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身历热海之苦,而面不变色;身在瘴疠之地,而气不衰。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沙,指风沙;女草,一种有毒植物;含沙怒,指含沙成暴怒的样子;女草摇,指女子草摇曳。

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菌,苔藓一类的小生物;飓,疾风也。

直禦魑将魅,宁论鸱与鸮。——直,正直、正直地;御,抵挡;魑、魅,传说中的鬼怪;鸱、鸮,两种鸟名,比喻坏人。

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虞翻(yú fǎn),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东汉末年学者;许靖(xǔ jìng),字敬先,汝南平舆人。他们都是东汉时期的人,都曾为朝廷效力,但后来被贬官放逐。此处指他们虽遭不幸,但仍然不忘报国之情。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秦京,长安古称,今陕西西安;洛水桥,洛阳附近洛河上的一座桥。此处指诗人经过长安时看到的景物。

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故园,指故乡;目,看见的意思。

【赏析】:

《早发韶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前两句写旅途所见的景致和心情感受,后六句则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首两句写自己从岭南出发,一路向北,经过炎热之地,看到家乡远隔万里,心中难免感到惆怅。”炎徼”即岭南,炎是炎热的意思,徼是边陲。”回瞻”意为回头望,”乡路”意为故乡的道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岭南出发,一路向北,经过了炎热的地方,看到了遥远的故乡,不禁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然而,当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域他乡,无法回到故乡时,又感到无比的惆怅。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珠厓”是指今天的广东雷州半岛一带地方,”天外郡”则是夸张的说法,意指这个地方非常遥远。”铜柱”是指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立的铜柱,用来镇抚南方地区,防止南方地区的叛乱活动。这三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正在从岭南出发,前往远方的珠厓地区。在那里,他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他还可以看到汉武帝所立的铜柱,为自己曾经为朝廷效力而感到自豪。

接下来五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首先,他看到了清澈的溪流和盛开的花朵,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然后,他又看到雾气弥漫的天气和雨水淅沥的声音,体会到夏天的热烈与生机。接着,他又看到了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寒冷,感受到了季节的更迭与变化。最后,他还看到了人们在田间劳动的身影和鸟儿在树上欢唱的情景,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能力,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珠厓”和“铜柱”分别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和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经历;而“触影含沙怒”和“逢人女草摇”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愤怒与无助感。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魅力。

诗人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触影含沙怒”中的“怒”字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不满;“逢人女草摇”中的“摇”字则描绘了女子草摇曳的样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