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
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注释】发端州:从广东肇庆州出发。西江:指流经广西的漓江,又称桂江。翠微、丹壑:指山色。越溪,指越王勾践的故乡会稽(今浙江绍兴)。树影:指树林的倒影。藤阴:指藤萝遮蔽的阴影。浦:指江边。洲:指小岛。人意:这里指人的心愿。北:指故乡。日向西:太阳向西行。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指高兴时笑,伤心时哭。骨肉:指父母兄弟。三山:《太平广记》卷一七六引《洞冥记》:“钱塘有三山。”即杭州西湖中孤山、小金山、大慈山。仙馆:仙人居住的馆舍。即事寻丹梯:以游仙为名寻找修炼之路。

【赏析】这首诗写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诗人自广州(当时称端州)乘船溯漓江南下时作。诗中表现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切感受,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明白流畅,意境清新明快,情思细腻委婉,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山水田园诗。

首联“问君将何之? 朝雨复夕霁。”这是说:“你问我要到什么地方去?清晨的雨水已经停了,傍晚又下了雨。 ”诗人在问句中透露出对友人的关切。

颔联“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这是说:“昨天晚上翠微县下了一夜的小雨,今天早上又在丹壑喝着彩虹。”这两句是说昨夜翠微县下了一夜的小雨,今晨又在丹壑喝着彩虹。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时候,把大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

颈联“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意思是:“树枝的影子斜插在云彩里,藤条的阴影低垂到水面上。”这两句是说:树上的枝叶斜插在云层之间,藤萝的阴影低垂到水边。诗人通过观察,发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现出他善于观察的能力。

尾联“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意思是:“潮水退回江中,小船驶出江口;望着江面,小洲转来转去,却越来越迷乱。”这两句是说:潮水退去后,江面上的船只可以驶出了江口;望着江面,小洲转来转去,却越来越迷乱。诗人通过对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这种格式叫做“四句律”,简称“四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