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过马嵬二首·其一》,李商隐所作,咏叹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导致的国家动荡。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 描述了诗人在路上询问一个樵夫是否为杨贵妃的寝宫。
- “太真”指的是杨贵妃,而“宫”则是指她被埋葬的地方。
- 李商隐通过这个场景,隐喻了杨贵妃虽然已不在人世,但她的美貌和哀愁仍存留在世间。
-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 进一步描绘了杨贵妃死后的情景,她的血洒满地,与马蹄相融。
- “朱阁”指代杨贵妃生前居住的宫殿。
- 这里用“影随天际空”形容宫殿在天空中逐渐消散,象征着杨贵妃的美丽和权力都已经化为乌有。
-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 描述了夜晚的景象,丹壑(深山)里听不到歌声和鼓声。
- “玉阶”通常指宫廷内的台阶,而“薜萝风”则可能指的是藤蔓和野草随风轻拂。
-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帝王宫殿中的繁华与荒凉,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 指出世人往往只看重那些华丽繁复的舞蹈,却忽视了这些舞蹈背后的历史故事。
- “霓裳曲”是唐代宫廷乐舞之一,常与杨贵妃相关。
- 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现实的不满,认为人们过于注重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原因。
李商隐通过对《过马嵬二首·其一》的解读,展现了他对历史、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权力和美的复杂情感的探讨。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