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诗句解析

  •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这一句表明是应崔员外的邀请,携带琴来住宿在使院。”奉酬”意即回应对方的邀请,”崔员外”则指的是崔某,可能是指一个高官或官员。”携琴宿使院”描述的是崔员外在使院中接待客人的情景。

  • 遂叹常时尘吏喧: 此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叹息于平日里繁忙的政务和嘈杂的官吏们。”遂叹”说明作者因某种原因而产生感叹。

  •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此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庭木”指的是庭院里的树木,”庭木已衰空月亮”意味着这些树木虽然年老但依然在夜空中孤独地挂着月亮。”城砧”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用来象征战争或紧张的氛围。”城砧自急对霜繁”则描述了这种紧张气氛与秋天的霜雪相映衬,更添凄凉之感。

  •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现实困境。”副节”可能指的是官职,暗示作者仍持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军府”可能是指军队或地方官府。”未荐高词直掖垣”表示尽管有着高尚的志向和才华,却未能得到朝廷的推荐。

  •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这句诗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南飞长绕树”暗指自己的官微如鸟儿飞翔,没有固定的位置。“官微同在谢公门”中的“谢公门”指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住所,暗示自己虽职位卑微,但在艺术上追求卓越。

译文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面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包括月光、秋风、砧声等,这些都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写,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造诣,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