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
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
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
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五城道中》:边塞风烟与戍边之歌

李益的《五城道中》以其深沉的历史感和雄浑的边疆景象,为我们展现了唐代边塞士兵的生活状态。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能听到金铙随玉节的清脆声响,看到落日下的河边路上沙尘滚滚的情景,感受到后骑疾行带来的尘土飞扬,以及雁群掠过前线,激起的阵阵军号声。诗中的“五城”指的是边境的重要哨所,而“三秦”则是当时西北地区的总称。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边塞图景。

诗中的“天寒白登道”一句,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边关,那是一个严寒而艰苦的地方。而“塞浊阴山雾”则描绘了边塞特有的恶劣天气,给人以压抑之感。然而,尽管环境艰苦,诗歌并没有表达出对战争的畏惧或者厌战的情绪,反而通过对“旧兵老”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些坚守岗位、历经沧桑的士兵深深的敬意。他们虽然年迈,但依然坚守在乌兰戍,守护着国家的边疆。

诗歌最后两句“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更是引发了我对那个时代和士兵们命运的思考。这里既有对士兵们不辞劳苦、忠诚报国的赞美,也有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边塞生活的记录,它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五城道中》的学习和赏析,我深感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有责任去铭记历史的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