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诗句解读:

  1. 六州胡儿六蕃语 - 描述了胡儿们使用六种不同语言,这可能指的是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或地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这种多样性体现了边地的多元文化和族群的交融。
  2. 十岁骑羊逐沙鼠 - 描绘了胡儿们年幼时的生活情景,可能是描述他们在草原上放牧、追逐沙鼠等自然活动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生活的朴素。
  3. 沙头牧马孤雁飞 - 表现了沙丘边牧马的场景,同时孤雁飞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隐喻着胡儿们孤独但坚韧的生活状态。
  4. 汉军游骑貂锦衣 - 通过对比,突出了胡儿们的简朴与汉族士兵的奢华,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和冲突。
  5. 云中征戍三千里 - 表达了边塞战争的遥远和艰苦,暗示了征人远离家乡,承担着为国家保卫边疆的责任。
  6. 今日征行何岁归 - 直接表达了对征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何时能归家的疑问。
  7. 无定河边数株柳 - 以具体的景象“无定河边的柳树”作为象征,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等待,强调了对征人的牵挂。
  8. 共送行人一杯酒 - 展现了送别的场景,通过共饮一杯酒来表达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
  9. 胡儿起作和蕃歌 - 描述了胡儿们即兴创作歌曲的情景,可能是在告别之际唱出的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
  10. 齐唱呜呜尽垂手 - 描绘了和蕃歌的合唱场面,声音响亮而感人,所有胡儿都低下了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11. 心知旧国西州远 - 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西州距离家乡很远,表明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12. 西向胡天望乡久 - 表达了胡儿们向西眺望边关,长时间凝视着故乡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13. 回头忽作异方声 - 突然听到异方的声音,可能是胡儿们听到了某种熟悉的家乡声音,引发了强烈的共鸣,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14. 一声回尽征人首 - 用声音的回响比喻征人的心声,每一个声音都代表着一个征人的心声,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整个场景充满了悲怆的气氛。
  15. 蕃音虏曲一难分 - 形容胡族的语言与曲子难以分辨,可能是因为这些曲子都是胡族的传统音乐,使得胡儿们更加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之中,无法轻易区分。
  16. 似说边情向塞云 - 胡族的音乐似乎在诉说着边疆的情怀,向远方的亲人传递着思念和关切,让人感受到边疆的深情与牵挂。
  17. 故国关山无限路 - 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向往和渴望,关山重重,路途遥远,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期盼。
  18. 风沙满眼堪断魂 - 风沙漫天,视线所及之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令人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失去家园的人哭泣。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地胡儿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还深刻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征人的心理变化。诗中的“六州胡儿”,代表了边疆各族人民的融合,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开放和包容;同时,通过对“胡儿”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边疆稳定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