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
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
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
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
逐句释义
- 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
- “万古”:表达时间长久。
- “交驰”: 形容竞争激烈。
- “一片尘”: 比喻竞争激烈到尘埃里。
- “思量名利孰如身”: 思考人生追求的名誉和利益是否比生命更重要。
- 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
- “长疑”:长时间怀疑。
- “好事”:指成功或好运的事情。
- “虚事”: 不真实的事情。
- “闲人”:没有参与竞争的人。
- “贵人”:这里指那些看似有地位或能力的人。
- “担心”:担忧别人是真正的贵人,自己只是普通之人。
- 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
- “老逐少来”:年长的追逐年轻的。
- “终不放”:最终不会放手。
- “辱随荣后”:即使被羞辱也跟随在荣耀之后。
- “直须匀”:需要平衡(即保持一种和谐)。
- 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
- “劝君不用”: 劝告你(或我)不要炫耀。
- “夸头角”:炫耀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 “梦里输赢”:指梦境中的比赛结果。
- “总未真”:这些胜利或失败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准确或真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名利的深刻理解与自我反省。诗人以“万古交驰一片尘”开篇,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名利得失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接着,“思量名利孰如身”一句,更是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我们是否真的能够超越物质的追求,达到心灵的平和?
接下来的诗句,“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进一步探讨了名利的本质。诗人质疑所有成功和荣耀的背后可能并非都是真实的成就,而是他人利用机会的结果。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人反思,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应该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认可和地位的象征。
最后两节则用“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来表达一种生活的哲学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宁静,不被表面的荣耀所迷惑,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这既是对人生的警示,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提醒。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引导人们进行自我反思,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认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就或失败,而是个人的成长和内心的变化。